登录    注册    忘记密码

详细信息

“根、溜、注、入”与天地合参的哲学思想    

文献类型:会议论文

中文题名:“根、溜、注、入”与天地合参的哲学思想

作者:刘东明[1];

第一作者:刘东明

机构:[1]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;

第一机构: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

会议论文集:针灸经络研究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

会议日期:20101001

会议地点:中国安徽合肥

主办单位:安徽中医学院(Anhu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);中国针灸学会文献专业委员会

语种:中文

中文关键词:针灸经络;天地合参;哲学思想

摘要:"根、溜、注、入"是出现在《灵枢·根结》中的类穴,分属手足六阳经,从"根"至"入"有规律地分别排列在肘膝以下和颈部,共30个腧穴。"根、溜、注、入"不仅明确表达出经脉流注的方向性,而且体现了经脉在部位上起始的规律,"根"于四肢末端,上"入"于颈部,这种规律同时也反映了《内经》中天地相参的哲学思想。"根"于地,"入"于天,六个上"入"穴中有五个腧穴的名称都以"天"字命名,这也许只是就部位而言,在人体的上部才如此命名,但在此处却无疑体现出与天相合的含义。在类比思维的模式下,无论是自然界的天地之间,还是人体的上下之间,都体现出上下两极的高度相关性,"根、溜、注、入"通过经脉的纵向联系,用腧穴的形式表达了人与自然的高度相关性。《灵枢·根结》在足三阳三阴根结之后详细列述了手足六阳经的"根、溜、注、入"等穴,有规律地分别排列在肘膝以下和颈部,共30个腧穴。"根、溜、注、入"不仅明确表达出经脉流注的方向性,而且体现了经脉在部位上起始的规律,"根"于四肢末端,上"入"于颈部,这种规律同时也反映了《内经》中天地相参的哲学思想。

参考文献:

正在载入数据...

版权所有©北京联合大学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-20050021-8 
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